Friday, August 18, 2006

 

俗得可爱的高秀敏



2005年的今天,带给我们无数欢笑的高秀敏女士逝世。

一年后的今天,让热爱生活的我们再次共同怀念她


每一个今天都是平凡的日子,
每一个今日都是不简单的历史。


【平凡】也许你会问:“为啥人们喜爱高秀敏?
她用粗粗拉拉的大嗓门、毫无顾忌的大笑,非常生活化地塑造了热情、率直、真诚、爽朗的东北妇女形象,她那“哪儿都不突出,就是腰椎间盘突出(高在小品中的台词’)”的外形实在是太平凡了,加上她那土得掉渣的东北口音(当然,现在这样的口音在中国大陆也越来越流行了),甚至可以说她是“俗气”的。但正是这份“俗”,让她在众多艺人之中鹤立鸡群,这种“俗”是朴素的平凡,是诚恳的真实,源于她始终不脱离乡村、不脱离乡亲、不脱离生活、不脱离东北这块黑土地。也正是这份真实与质朴,浓浓的乡土幽默,使她成为了亿万中国大陆观众心中的娱乐明星,甚至有博客说,高秀敏就像邻家大姐


【热爱】我也是很喜爱高秀敏的喜剧风格的表演的。虽然她的多数演出都是在舞台上的小品,但短短的几分钟里,你绝对不会忽视她的存在。


◎印象:“1937年哪……”我第一次认识高秀敏是在她主演的小品《密码》中,时隔多年仍记得她当时那首忒逗的同一段歌词、三种曲调的“拉大栓”:“1937年哪,八路军拉大栓呀,瞄了一个准儿,砰!打死一个翻译官!
她独特的吐字发音,与生俱来的幽默特质,质朴无华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的表演风格使她毫无疑问地成为我心中最具影响力的女艺术家之一。
我想出色的不一定是美丽的,真实,永远是最动人的魅力


【敬业】作为喜剧演员的高秀敏有着與生俱來的喜剧效果,除了她自己的外形客观决定了这一点以外,她早期常年的“二人转”功底也为她后来的表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让人钦佩的是,她从没有因为时间的磨砺而丧失对自己事业的追求——这对一个长期当配角的女演员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演员:其实总是配角!在那些众多有高秀敏身影和笑声的小品、电视剧中,她总是处在绿叶的位置,是陪衬,也是线索,有的时候甚至是过场戏的一部分!仔细看看,若没了她,那些喜剧效果是否还能表达地那么充沛?一个配角,一个总是在演配角的演员,始终能坚守配角的本分,不抢戏又能恰到好处地演出,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最大的敬业!



【耿直】正如东北人的个性一样,高秀敏也是一个说话掷地有声的人,当她谈到自己并不完美的两段婚姻生活时(事实上,她与后来同甘共苦的何庆魁先生并无合法的婚姻关系),她毫不讳言表达了自己的女性宣言,虽然在我看来她的观点有些保守,说法有点封建,但不失一种坦率地自我剖析。


◎女人: 不干净,但善良。在接受采访时,高秀敏说,女人最重要的是善良和干净。她进一步解释说:“干净我是谈不上了(她与何庆魁都是二婚),但我善良!”虽然我并不欣赏她的“女性纯洁论”,但这并不妨碍我对她和她的作品的喜爱,更何况在看到采访中,她和何庆魁极其默契的表现后,我更加深信像高这样一个传统女人的背后是什么样的力量在支撑着。在那次采访中,高秀敏还现场演唱了在电视剧《刘老根》中曾经唱过一段东北二人转选段,唱词大意是公鸡与母鸡也通人情,他们相亲相敬,恩爱互助,那曲子略带忧伤,如今想来,仿佛是高秀敏和何庆魁的爱情与事业的心酸写照。何庆魁说,高秀敏就是他的大树,高秀敏和他自己在艺术上是一对翅膀,缺了一支就再也飞不了了……



【回忆】高秀敏离开我们一年了,回想一下她那一仰脖的哈哈大笑,似乎又有了无限快乐。高秀敏带走了这样的欢笑,但也留下了更多……

#关于高秀敏的几个问题

1.不知您是否愿意重新感受去年人们为高秀敏送行的场面

2.你是否想过,假如高秀敏没有走……会怎样?

3.你是否知道高秀敏生命中最重要的几个组成部分她和何庆魁的艺术人生又有怎样的坎坷?

4.逝世一年后,高秀敏还有哪些新闻

如果你愿意,请到高秀敏网上纪念馆给她献一束花吧!



以下是高秀敏、赵本山范伟共同表演的极具东北农村特色的写实小品“拜年”:



感谢她给我们留下的笑声!感谢他们为我们的生活添加了许多快乐!







#燝凝今日◎TodayInside内容来源于国际互联网和燝凝个人收藏,燝凝根据个人偏好整理翻译,以此纪念"心中的今日", 但燝凝并不对文中链接的长期有效性负责,如需更多详情,请Google一下相关内容。

Labels: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

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 Isn't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