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February 06, 2006

 

2月6日,从今日开始

2006年2月6日:我的生日。

生日快乐!燝凝~Happy Birthday!燝凝今日◎TodayInside

1983年2月6日,我,出生。
2006年2月6日,燝凝今日◎TodayInside,创立。

Happy Birthday!燝凝今日◎TodayInside~生日快乐!燝凝


每一个今天都是平凡的日子,
每一个今日都是不简单的历史。

2月6日,让我们看看这一天都有什么不同之处!



历史上的2月6日
• 1788年2月6日:马萨诸塞(Massachusetts),旧称麻省(the Bay State)成为美国第6个州
·1908年2月6日上海首次试行有轨电车
·1909年2月6日延续二千多年的奴婢制度宣告终结
·1919年2月6日德国魏玛共和国建立
·1922年2月6日侵犯中国主权的“九国公约”在华盛顿签订
·1928年2月6日周文雍和陈铁军举行“刑场上的婚礼”
·1937年2月6日张国焘向中共中央检讨
·1938年2月6日八路军改为第十八集团军
·1945年2月6日45国工会代表会议决定成立统一的世界工会组织
·1948年2月6日东北解放军攻克四平
·1952年2月6日英国国王乔治六世病逝,伊丽莎白二世(Elizabeth II)宣告成为英国当政女王;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在京成立

【Elizabeth II伊丽莎白二世】
出生:1926年4月21日,英国伦敦
出生时的姓名:Elizabeth Alexandra Mary Windsor;她的名字来源其祖先伊丽莎白一世女王(Queen Elizabeth I)
她的4个孩子:Charles (查尔斯王储,1948出生,继承王位), Anne (1950), Andrew (1960) , Edward (1964);2个孙子:William(威廉王子),Harry(哈里王子)
在位时间:1952年正式宣告执政,至今已超过50年。

与以往的英国王室相比,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是最贴近媒体的,她使王室更加贴近英国百姓,虽然上世纪80年代中期,王室成员中她的孩子们的私生活遭到了小报不断地报道,严重玷污了王室形象,但她,作为女王,在公众面前依旧保持着良好形象且始终受到尊敬。1992年,她的嗣子查尔斯王储与王妃戴安娜(Diana)分居,最终他们于1996年离婚,1997年戴妃车祸遇难,女王表现得冷若冰霜,外界对此颇有微词,但很快(仅仅不到5年),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就在她的50周年王位庆典上重新获得了公众的尊重与好感。

·1954年2月6日中共中央批判高岗、饶漱石分裂中央
·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
·1973年2月6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区境内发生7.9级地震
·1976年2月6日日本洛克希德贿赂案败露,前首相田中角荣被判刑
·1978年2月6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正式开学
·1986年2月6日中国足球组建红、黄队
·1987年2月6日谢育新转会荷兰兹瓦鲁市PEC“82”俱乐部队
·1993年2月6日比利时决定由中央集权国家改变为联邦政体国家
·1995年2月6日北京市中级法院判决《我的前半生》著作权归溥仪个人享有;国内首例冻融胚胎试管婴儿在京诞生;电影艺术家夏衍逝世

【夏衍】
  1995年2月6日,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杰出的革命文艺家、社会活动家和电影艺术家夏衍在北京逝世,终年95岁。
  夏衍,1900年10月30日生于浙江省杭州市,原名沈乃熙,字端先。1919年在家乡参加“五四”运动,并参加创办进步刊物《浙江新潮》。1920年赴日本留学,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24年经孙中山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担任国民党驻日本总支部常委兼组织部部长。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在白色恐怖下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工人运动及翻译工作,译有高尔基《母亲》等外国著。1929年参加筹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次年当选“左联”执行委员。1933年以后任中共上海文委成员、电影组组长,成为我国进步电影的开拓者和领导者,先后创作了电影剧本《狂流》、《春蚕》、《风云儿女》、《压岁线》等,话剧《秋瑾传》、《上海屋檐下》等,以及报告文学《包身工》,对30年代进步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 夏衍先后任上海军事管制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副主任、中共华东局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等职。1955年后任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曾改编创作《祝福》、《林家铺子》、《革命家庭》、《烈火中永生》等电影剧本,撰写了《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等理论专著,这些作品成为中国电影宝库中的经典。“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残酷迫害。1994年10月,国务院授予他“国家有杰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荣誉称号。

·1996年2月6日美联邦法院要求克林顿在3月以白水案证人身份提供证词
·2001年2月6日:沙龙(Ariel Sharon)当选以色列总理

【Ariel Sharon 阿艾尔·沙龙】
出生:1928年2月27日,巴勒斯坦(Kfar Malal, Palestine)
任职:第11人以色列总理(2001年2月6日当选)
党派:前进党“卡蒂马”(Kadima),“利库德集团”(Likud)
经历:在以色列-阿拉伯战争中表现活跃,1967年升任总司令军衔;1973年组建利库德党;1974年当选个人第一任以色列议会(the Knesset)成员;后曾担任农业部长何军事国防部长,并于1982年领导以军侵入黎巴嫩(Lebanon),由于重夺巴勒斯坦难民被黎巴嫩基督教军人杀害,他被迫辞职,但不久又在本杰明·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当政期间,重新回到内阁并担任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部部长;1998年当选外交部长;2001年以压倒性胜利当选总理;2005年11月,退出利库德,要求现议会解散,并宣称他将新建“卡蒂马党”(希伯来语意为“前进”)。
近况:2006年1月4日,沙龙突然脑部出现“严重的”中风并伴有“大量出血”,之后住院;今天获悉,他恢复的可能性极小。



生日也在2月6日
A. 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1911-2004):第四十任美国总统,伟大的交流者~more details on the page: http://www.reaganlibrary.com

【Ronald Reagan罗纳德·里根】
出生:1911年2月6日,伊利诺斯(Tampico, Illinois)
逝世:2004年6月5日
配偶:南希·戴维斯(Nancy Davis)
【经历】从广播体育播音员,到出演50多部好莱坞电影无足轻重却一丝不苟的配角演员,再到1981-1989年连任两届的美国第40任总统,里根是一个“绝对忠诚的保守党人,同时又是豁达乐观且对前苏联共产主义深恶痛绝的人”。1994年患帕吉森病直到2004年去世。
【美誉】伟大的交流者The Great Communicator
里根善于用个人独特的风格表达观点和情感,这得益于他经历的播音员、演员生活,他的这个特点成为了众人称道的里根式的交际魅力。例如,他会用夸张的带有个人意识形态的语言谴责前苏联,这种风格被西方认为是言论自由的象征;1984年大选期间,当对手挖苦他是凭借年纪稍大而获得连任的时候,他再次发挥了他的语言天赋:“我不想让年龄成为竞选的争论点,我也不会因为政治原因利用我的年龄去谋利,即便我的对手是多么的年轻且缺乏经验。”里根的著名幽默还有:“搞政治是个不错的职业,你要是成功了,可以获得许多奖,要是出丑了,还可以一直写书。”


B.弗朗索瓦·罗兰·特吕弗(François Roland Truffaut,1932-1984):法国新浪潮电影代表人物、电影导演、电影评论家

【François Roland Truffaut弗朗索瓦·罗兰·特吕弗】
· 出生:1932年2月6日,巴黎
· 逝世:1984年10月21日,塞纳河(Neuilly-sur-Seine)
· 身份:法国新浪潮电影代表人物、电影导演、电影评论家

弗朗索瓦·特吕弗,起初以电影评论家起家,他最为人所熟知的是“Auteur Theory”,指在电影导演中表现的个人风格。作为导演,他坚信导演应该对影片的各个方面施加创造性的控制。他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后期第一批新浪潮导演中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突破了情节和剧本的界限。特吕弗的电影具有一种表面化的魅力,并带有极大的讽刺甚至残酷的潜在情绪风格,代表作品有:The 400 Blows (1959), Stolen Kisses (1968), Bed and Board (1970), Love on the Run (1979),这些电影都带有自传色彩。其他著名影片包括Shoot the Piano Player (1960), Jules and Jim (1961), The Wild Child (1971), Day for Night (1973), The Story of Adele H. (1975), and The Last Metro (1978). 他还会偶尔在自己的影片中出镜,并参演了Steven Spielberg的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 (1977)。

【声音】“在爱情中,女人是专家,男人是业余爱好者。” —— François Truffaut

【成长】
特吕弗由母亲和养父抚养长大,他们俩都是虔诚的天主教教徒;而他的生父是以为犹太牙医,但他两从未见面。
特吕弗艰辛的童年生活造就了他反叛的性格,他从小喜欢反抗父母和所谓的权威,这些童年生活在他的影片The 400 Blows (1959) 中都有所反应——那就是一部自传式的影片。
特吕弗早期的电影事业从一个坦率到直言不讳的尖锐的电影评论家开始,曾为les Cahiers du cinéma(《电影手册》)写评论,1953年成为其评论编辑。当时,正值战后,对法国电影的评价非常谨慎,特吕弗的锋芒毕露使他被禁止参加1958年的嘎纳电影节(Cannes film festival),同时,他又醉心于好莱坞电影人的作品,如Alfred Hitchcock(希区柯克)和Howard Hawks。1954年,他终于得以发表文章并将Auteur theory的想法公布,积极宣扬电影应反映个人视野和观点。
特吕弗多数电影的动力来自于一条共同的关系线索:他是Alfred Hitchcock的研究专家,他曾出版过一本叫《希区柯克(又叫“希区柯克/特吕弗”)》的书,这本书记录了他与希区柯克的采访和谈话;另外,他的最后一部电影Confidentially Yours就是模仿希区柯克的风格拍摄的黑白喜剧大片。

【电影】
在特吕弗所有的电影中都可以发现一个系列人物Antoine Doinel(安东尼·多尼尔)。由Jean-Pierre Léaud(让·皮埃尔)扮演的这个人物是特吕弗的影子,在他的成名作The 400 Blows(四百下/四百击)中,14岁的让·皮埃尔就开始诠释特吕弗的电影视野和个人观点,从The 400 Blows直到Love On The Run,让·皮埃尔是特吕弗最喜爱的男演员。

Jean-Pierre Léaud让·皮埃尔的电影编年表

The Dreamers (2004)
What Time is it There? (2002)
Diary of a Seducer (2001)
Orphic Trilogy (2000)
Two Short Films by Francois Truffaut (1999)
Irma Vep (1996)
My Man (1996)
36 Fillette (1988)
Détective (1985)
Love on the Run (1979)
La Nuit américaine (1973)
The Mother and the Whore (1973)
Last Tango in Paris (1972)
Two English Girls (1971)
Bed & Board (1970)
Porcile (1969)
Stolen Kisses (1968)
Weekend (1967)
Masculin, féminin (1966)
Pierrot le fou (1965)
The 400 Blows (1959)

特吕弗的许多电影改编自小说,如Shoot the Piano Player和Fahrenheit 451,其他一些电影则是原创戏剧,如The Story of Adele H. 的灵感来自维克多·雨果的女儿的生活;La Nuit américaine, 描写了电影制作的故事。
特吕弗1973年的作品La Nuit américaine (英语名叫Day for Night)赢得了美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奖。1981年,弗朗索瓦·特吕弗再一次登上领奖台。由他参与编剧并导演的影片The Last Metro(最后一班地铁),创下了法国电影的空前记录:这部电影在德国占领法国期间公映,并获得了10项凯撒奖(César Awards)——最佳影片,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美工,最佳音乐,最佳音响,最佳编剧和最佳剪接——也就是说,特吕弗的The Last Metro(最后一班地铁)几乎囊括了当年法国电影恺撒奖的全部奖项。

François Roland Truffaut特吕弗的电影编年表

排列顺序为:法语名称,汉语名称(英语名称);红色为其重要作品

Vivement dimanche! 情杀案中案(Confidentially Yours)1983
La Femme d'à côté隔墙花(The Woman Next Door)1981
Le Dernier métro最后一班地铁(The Last Metro)1980
L'amour en fuite爱情狂奔(Love on the Run)1979
La Chambre verte绿屋(The Green Room)1978
L'homme qui aimait les femmes痴男怨女(The Man Who Loved Women)1977
Rencontres du troisième type第三类接触(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1977
L'Argent de poche零用钱(Small Change)1976
L'Histoire d'Adèle H. 阿黛尔·雨果的故事(The Story of Adele H.)1975
La Nuit américaine日以作夜(Day for Night)1973
Une belle fille comme moi美女如我(Such a Gorgeous Kid Like Me)1972
Les deux anglaises et le continent两个英国女孩(Two English Girls)1971
Domicile conjugal床地风云(Bed & Board)1970
L'Enfant sauvage野孩子(The Wild Child)1969
La Sirène du Mississippi骗婚记(Mississippi Mermaid)1969
Baisers volés偷吻(Stolen Kisses)1968
La Mariée était en noir黑衣新娘(The Bride Wore Black)1968
Fahrenheit 451华氏451度(Fahrenheit 451)1966
La peau douce柔肤(The Soft Skin)1964
L'Amour à vingt ans二十岁之恋(Love at Twenty (Antoine and Colette))1963
Jules et Jim朱尔与吉姆(Jules and Jim)1961
Tire au flanc(Sad Sack, The)1961
Tirez sur le pianiste射杀钢琴师(Shoot the Piano Player)1960
Les quatre cents coups四百击(The 400 Blows)1959
Les mistons捣蛋鬼与恋人(The Mischief Makers)1957
Une visite (1955)


#燝凝今日◎TodayInside内容来源于国际互联网和燝凝个人收藏,燝凝根据个人偏好整理翻译,以此纪念"心中的今日", 但燝凝并不对文中链接的长期有效性负责,如需更多详情,请Google一下相关内容。

Labels:


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 Isn't yours?